国产精品一区亚洲_国产黄色在线观看_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_黄色高清视频

官網 歡迎您訪問蘭州新華互聯網學校—隸屬于新華教育集團,專注于IT教育。

  • 初中生
  • 高中生
  • 男生
  • 女生
194瀏覽量

人均年薪26.48萬!電競制造體育產業第一高薪群體

作者:未知   發布時間:2021-10-26

 
10月13日,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1電競領域中高端人才就業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電競領域新發職位出現井噴之勢,比2017年同比增長129.45%。此后幾年增長大幅放緩,但總體呈現增長態勢。2019年電競新發職位同比增長0.53%,2020年同比增長7.06%。2021年1-8月比2020年同期增長12.69%。
從薪資方面看,電競行業薪資從2018年的18.39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23.89萬元,2021年1-8月為26.48萬元。而目前這一數字比金融、互聯網行業分別高出0.58萬元、2.6萬元。
2021年電競平均年薪達26.48萬元,增幅超12.69%
電子設備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下,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國內各項電子競技賽事逐漸都建立起了聯賽機制,賽事聯盟化成趨勢,而選手職業化發展的體系也逐漸建立,與此同時,電競產業鏈的延伸也帶動了許多相關職業的產生。
電競從工作性質到薪資體系都與普通職業有著較大差別,但隨著電競行業高速發展電競職業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電競行業在中國愈發成熟,電競成為了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電競作為新興產業,給城市數字經濟產業升級或融合帶來了新機遇,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018年以來,電競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處于逐年增長態勢,從2018年的18.39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23.89萬元,2021年1-8月為26.48萬元。同一時期,全行業的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為17.56萬元、18.19萬元、19.49萬元。電競領域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在任一時段都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且近年來兩者的差距一直在拉大。作為蓬勃發展的新產業,電競市場化將走向縱深,其薪資會更具有競爭優勢,讓入場者享受更多的產業紅利。
 
同一時期,從電競的八大重點子領域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來看,除了游戲硬件2021年1-8月的薪資低于2020年,其他子領域的薪資也均呈現逐年上漲的態勢。增長最多的要數游戲運營、游戲開發。游戲運營的新發職位招聘平均年薪從2018年的21.33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27.30萬元,2021年1-8月為30.55萬元,達到子領域最高水平;游戲開發則從2018年的18.56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24.45萬元;2021年1-8月為27.77萬元,在同期子領域薪資排名中位居第二。從子領域的薪資來看,各個領域招聘薪資較為豐厚,體現了企業招人的誠意。
從投遞電競子領域的求職者人數分布來看,戰隊/經紀公司、游戲開發、游戲發行的投遞者占比位居前三,分別為33.49%、24.99%、14.61%,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最強。其他子領域均低于10%。戰隊/經紀公司、游戲開發、游戲發行也是新發職位最多的三大電競子領域,這表明機會越多的領域,越吸引求職者投遞。
為搭建優秀人才與電競企業建立有效的交流平臺,電競大生意自10月13日周三開設新欄目“電競招聘”,新欄目每兩周更新一次,將為大家推薦電競、游戲相關行業的優質崗位信息,其中也將包括部分電競俱樂部的選手招募信息,第1期包括了騰競體育、完美世界、網易、米哈游、嗶哩嗶哩5家企業30個崗位的招聘信息。(延伸閱讀:電競招聘|騰競體育、完美世界、網易等5家企業30個崗位)
 
電競產業的背后是游戲正在加速邁向大眾化的時代。自2017年以來,隨著媒體關注以及職業賽事層出不窮,電競產業發展可謂如火如荼,成為了如火如荼的新興朝陽產業。事實上,推動整個行業前進的不僅有電競選手、直播主播,其實更加重要的是背后的賽事策劃、周邊管理、項目運營、現場執行、傳播推廣等等的專業人才的加入和多方的協作。電競行業迫切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供給,于是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率先推出電競專業,各大高校也陸續開展了電競相關教育。
從2018年到2020年,電競領域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從18.66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20.58萬元,2021年1-8月為21.60萬元。在各個時間段,電競中高端人才薪資高于全行業中高端人才的平均水平。前者2021年1-8月比后者高出3.47萬元。結合電競招聘薪資看,人才薪資也出現了同樣高于全行業水平的特點,這表明企業招聘薪資和人才實際薪資都優于全行業平均水平,較具競爭力和吸引力。
電競行業男性從業者占比達80.6%,為女性從業者的4倍,反映了電競行業男多女少的人群構成。此外,電競行業從業者以高學歷未婚人群居多,大專及以上的從業者占比超9成,其中本科學歷人群占比最高,為63.3%。從年齡看,電競行業人才整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基本為32歲以下人群,其中更多是由90后、95后的年輕人擔任。從業年限整體偏年輕,61.6%的人員從業年限小于三年。
更多從業者出于行業發展前景好、興趣愛好和薪水可觀等原因投身于電競行業。數據顯示,電競行業整體平均月薪為11905元,其中一線城市平均薪資13310元/月,新一線城市平均薪資10402元/月,各城市從業者平均月薪基本均在10000元以上。
 
隨著電競行業發展日趨完善,國家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社會整體對電競行業的接受度也有了很大提升。數據顯示,73%的從業者家庭成員對其從事電競工作表示了支持,過六成從業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及同學愿意選擇進入電競領域相關行業。
電競行業有較高入職門檻,專業人才仍供不應求
 
電競領域不斷受到市場的重視,而電競人才又較為短缺。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9月,教育部發文要求高校應在體育類項目中增加“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2018年前后,一些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均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越來越多的城市也出現了電競培訓學校,這必然吸引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群進入電競領域,同時也為電競培養對口的專業人才。
由于第一批電競相關專業的人才剛剛進入用人市場,數量相對較少,目前電競中高端人才的專業背景較為多元化,排名靠前的專業以計算機類居多。
 
賽事服務和技術服務類的崗位仍然是以賽事內容為核心的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目前最為重要的兩類崗位,也是在過去兩年時間里快速擴張的兩類崗位。目前基本處于飽和狀態,賽事制播和配套內容制作崗位成為賽事公司新的缺口。
 
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秘書長朱沁沁曾在2021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高素質的電競人才需要綜合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傳媒、計算機編程等領域的知識,為滿足一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游戲出海”的需要還要具有較強的外語能力。電競在跨界融合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對于人才要求也是不拘一格。
從工作能力方面來看,專業知識之外,溝通能力、抗壓能力和運營經驗等是電競行業從業者所在崗位對從業人員的主要要求。這一調查結果映射出企業更看重溝通與團隊合作,這主要是因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各個職位間高頻次的配合,為了避免低效溝通產生的錯誤和時間成本,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成為電競企業對人才的一項重要基礎要求。
電競是個處于上升期的行業,仍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電競行業在大眾看來,這是一個可以將自己的熱愛當成工作的高薪行業,但付出的也要比其他人更多。橫向將電競人才的薪資與其他行業、城市作比較,電競處于領先水平;將電競自身的薪資縱向做比較,電競人才薪資呈增長態勢,這均表明電競人才更受人才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