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近期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兑庖姟窂娜指叨裙串嫵鲋袊殬I教育未來15年的發展前景,諸多利好亮點令職教界振奮,可望在普通教育之外,拓寬人才成長的“第二賽道”。

社會各界尤其是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很大程度是因為職業教育缺乏升學通道。2021年全國職教大會提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一個令人期待的信號?!兑庖姟返某雠_,首次明確了職教本科招生規模:“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按此計算,即使高職招生規模不再增加,2025年時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也將超過50萬人,對職業教育可謂一大利好。
此外,《意見》擘畫出職業教育從中等職業教育-??聘叩嚷殬I教育-本科職業教育的縱向發展通道,要求各省份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進一步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職業教育學生的升學選擇多元化圖景日益明晰。

要重樹公眾對職業教育的信心,關鍵在于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意見》勾勒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多條路徑。
其一,進一步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在全國范圍推進職業教育“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各省份的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也紛紛上馬,如浙江省“中職教育名校名師名專業建設工程”,以評促建,動態調整,推動職業教育學校質量不斷提升。
其二,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兑庖姟诽岢鋈鎸嵤椥灾茖W習與學分管理,增強了職業教育的靈活性與適應性。進一步推廣課程建設與崗位標準、技能大賽要求、證書標準緊密結合的“崗課賽證”育人方式,增強了職業教育與行業要求、崗位要求的適配性。
其三,建立健全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鼓勵行業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地方標準制定,打造專業標準區域高地。同時,鼓勵職業教育“走出去”,推動“中文+職業技能”的國際化辦學模式。

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粘性不高的原因,在于企業往往覺得不易從中獲得與投入相匹配的短期效益與長期收益。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參與產教融合的直接動機是獲得優質技能人才。當下,中職學生心系升學、高職學生多元就業,企業如何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意見》提出一套系統求解之策。一方面,倡導人才培養前置。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職業院校深度對接行業龍頭企業,除了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設計教學過程,開展人才訂單培養,還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職教集團,增強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針對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培育,多部門協同的政策保障機制提上日程。今年6月,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名錄已公布,未來數年間,這一名錄有望持續擴容,讓行業龍頭企業真正感受到辦職教的甜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