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就業受疫情影響堪稱是史上最難的一屆。2022年的應屆畢業生接近1000萬(909萬),但是校招的規模,從91.5%下滑了87%。
最可怕的是,超過五分之一的大型企業,今年決定不做校招了。今年更卷,更需要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所以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招聘官,你最關注求職者的哪些信息呢?

能力背書
企業關心的能力包括:1、專業能力:你讀的專業是什么?是不是立馬可以上手工作
2、硬技能:你還有什么樣的硬核技能? Excel、英語口語、視頻剪輯……
3、軟技能:你還有什么軟技能,如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演講能力……
有同學問:
專業對口是不是會更有優勢?
對于一些門檻比較高的專業來說,的確如此。比如工科、計算機、醫藥等專業。
但如果你讀的是文科商科,千萬別以為專業對口有多大優勢。
因為你在學校里學的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和公司里的真實工作有很大差距,這些理論知識并不能立竿見影的用在工作中,總不能我招個學管理的同學,就直接來做我領導吧。

1)改造簡歷
在簡歷里放上「這個專業為什么很厲害」的證據,可以是培養了多少專家,也可以是全國排名有多高。2)用技能去彌補專業
比如我想去大公司的市場部,但我并非市場營銷專業,怎么辦呢?我可以用其他方法證明我有市場團隊所需要的技能。
舉個例子,我的文案能力很好,寫的公眾號文章有幾萬閱讀量;
或者我會剪輯視頻,拍出的視頻有幾十萬播放量。
再比如說,我在學校組織過3年新生歡迎會,我有市場團隊需要的活動組織能力。

3)實習
校招時,HR往往有兩個擔心,第一是同學們的能力是否夠不夠,第二是評估學生們是否能適應職場生活。如果你已經有了實習經歷,尤其是知名企業的實習經歷,就告訴HR兩件事:
1、你服務過知名企業,這些企業愿意用你,說明你有能力
2、你已經開始了職場生活,能夠適應職場生活
舉個例子,你在BAT實習過6個月,畢業后大部分大廠都愿意給你一個面試的機會,了解你的能力。
在有些時候,實習還能讓你接觸到校招接觸不到的崗位,在有留用機會時,企業會優先考慮現有的實習生,而不是重新對外招人,所以有時候,崗位甚至沒有發到網上就被實習生拿走了,所有的初級崗位都是以留用實習生填補。

我給大家兩個建議:
1)抱同學/學姐/學長大腿
我們一般會把簡歷給到實習生,發布在校內bbs,或者推薦他們的同學熟人。如果你有一個同學或者學長在一個優秀的企業里實習,請聯絡他,請他給你推薦實習機會。
2)錯峰實習
根據我的經驗,實習生求職的高峰是暑期和寒假,這個時候,我們往往簡歷收到手軟,篩選的標準就會高很多。但對于企業來說,一年365天都需要實習生。
實習生求職,也有淡季,很多同學會在開學時,或者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離職,這個時候我們收到的簡歷很少,往往只要面試下來感覺還行就留下了,篩選標準也會降低很多。
如果你的學歷和技能不是很過硬,可以嘗試一下錯峰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