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最后一個環節,一般會聊到薪資,面試官會問“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學會談薪資,是每個求職者都應該了解的小技能。

薪資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即:基礎薪資+績效+獎金。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就會標明×N,但是這里的N不是發放的全額月工資,而是僅為基礎薪資。
所以和HR談薪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每個月的基礎薪資是多少,并把談好的薪資落實到合同上。
2.面試官問“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該如何回答
這個時候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與崗位匹配的市場價。首先,了解這個崗位的預算是多少,比如通過求職的崗位,就能看見企業給這個崗位的薪資預算;
其次,需要對自己做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比如:崗位JD要求的能力有多少,自己以往是否有實習經歷,實習經歷的含金量有多少等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競爭力,根據崗位預算,給一個比預期稍高一些的薪資報價。
具體的價格應該怎么知道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不妨多面幾家公司,多拿幾份offer,權衡一下給到的薪資,大概就能知道自己的薪資市場價是多少了。
3.談薪需要談什么內容?
薪酬的體現方式,不僅僅是發到手的工資,還有各類補貼,晉升機制,成長空間,社保/公積金,員工福利等。
除了基本工資外的,還有績效或加班標準、補貼(如:房補、餐補、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獎金制度、漲薪機制、社保和公積金繳納比例、年終獎發放時間、非現金員工福利(如:體檢、健身房、團隊旅游、節日禮物、班車等)。
談薪的時候可以從各個方面推進,給自己爭取最好的福利,也可以用反向思維 ,在福利不達標的情況下,盡量提高自己的基礎薪資。
4.HR說,“他給不到更好的薪資了”該怎么辦?
當HR表示給不到期望薪資時,也不用把HR當作敵人,畢竟HR的工作是最高效地給企業招來人才,有的時候可能是他的權限只能給到這個薪資,談薪的時候,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比如:強調自己與崗位的匹配度,自己經歷、自己的優勢。
或者也可以把現在手中的offer以及給到的薪資開誠布公地告訴HR,并且告訴他自己雖然拿到了這個企業的offer,但是還是更喜歡這家企業,可以談到自己的發展規劃以及該企業的調性,給自己一個薪資談判的籌碼。
不過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威脅HR“如果給不了XXk薪資的話就算了”,崗位永遠都是有候選人的,和HR談薪的時候,一定要用商量的語氣,不卑不亢地談薪。
如果談到了一個還不錯的薪資,一定要記得盡快落實到正式offer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