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亚洲_国产黄色在线观看_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_黄色高清视频

官網 歡迎您訪問蘭州新華互聯網學校—隸屬于新華教育集團,專注于IT教育。

  • 初中生
  • 高中生
  • 男生
  • 女生
67瀏覽量

蘭州中職生比不上普高生?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作者:未知   發布時間:2023-09-22

    2019年由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一句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是在國家層面首次公開肯定了關于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那么,中職和普高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蘭州中職生比不上普高生?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中職和普高到底有什么區別?
       1、普高和中職的定義
       普高即普通高級中學,屬于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基礎,也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中職學生畢業后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也可以升入高等學校繼續深造。
蘭州中職生比不上普高生?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2、入學門檻不同
       普通高中對中考分數有較高要求,分數達標才能入學;中職屬于面向人人的教育,目前除較熱門的中職學校和專業外,大部分中職學校對中考成績沒有太高要求,學生只要有意向,即可報名入學。
       3、資助政策不同
       就讀普通高中,要按規定繳納學費。國家為普通高中提供的資助有兩項:一項是免學雜費,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和殘疾學生都可享受;二是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國家助學金,每個學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
       讀中職,國家實行免學費、補助生活費等一系列資助政策。國家已經免除了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藝術相關表演專業學生除外)學費;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可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在2019年起,國家設立了中職國家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前只有大學才會有,現在中職學校也有獎學金了。
       4、培養目標不同
       普通高中以升學為導向,學生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
       中等職業學校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同時兼顧升學,在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技術技能的培養,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強。同時,讀中職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升學,目前很多中職校開設有升學班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培養,讓學生多一份選擇。
       培養目標不同,結果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
       讀普通高中的學生如果未能繼續升學而選擇直接就業,沒有技術技能支撐,不具有就業競爭力。
       中職學校學生既可以選擇升學也可以選擇就業,如果升學失敗選擇就業,有技術技能支撐,更具就業競爭優勢,也能更快適應就業環境。
蘭州中職生比不上普高生?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5、升學渠道不同
       讀普通高中只能通過參加普通高考升學,考試難度較大。
       讀中職,學生的升學方式包括高職單考單招、對口高考、五年制大專、三二連讀等十余種升學方式,考試難度相對較低。關鍵是,中職生也可以參加普通高考。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2020年、2021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200萬人。《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允許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往屆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這意味著,中職生的升學大門被完全打開。并且高職本科也已擴招,中職生出路更寬、更廣!
       讀中職還是讀普高,相信考生和家長們看過介紹后心里都有了個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人都渴望成才,但是成才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有選擇了真正適合自己的,才能真的獲取成功。
       如何選擇正確合適的中職學校?
       如果想選擇讀職業院校走技術成才的專業發展道路,并在行業和專業上做出正確選擇以后,接下去最關鍵的是如何選擇一所優質學校學習。現在職業院校眾多,教育質量、管理、學風相差懸殊,甚至一些學校只追求經濟效益,不考慮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到底怎樣才能選擇到一所好的、合適的就讀學校呢?
       1、看管理、看教學、看情懷
       一看學校是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培養;二看校企合作的層次和深度;三看學校校長職業教育情懷;四看學校學生高考升學的數量和層次;五看學校和國際院校合作的數量和層次;六看學校網絡課程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七看學校平臺內容豐富程度及更新速度。
       2、看實習、看就業創業
       一看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二看學校實習就業政策和質量;三看社會口碑,如技能競賽成績、校友就業或自主創業情況等;四看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五看新聞媒體報道學校經驗的數量和層次;六是實地到學校考察實訓設備和管理。
       其實不管是普高還是中職
       人各有所長
       也各有所短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